东北育才学校

全球校友总会

关 注


(相关资料图)

化石散文

关于长城,我们并不陌生。无论是听说的,还是看到的,长城都是威武、雄壮乃至巍峨的代名词。作为一种古老的大规模防御工事,在冷兵器时代,长城具有极高的军事价值。时至今日,它已然成为华夏子孙心目中公认的民族图腾。

然而,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长城还是过于抽象。即便是走近它、身临其中,也很难清晰、准确地理解它的内涵。有人会把它视为古代建筑奇观;有人会把它当做难以逾越的军事屏障;甚至有人会把它供奉为华夏文明的守护神。这些看法都不为过,也都不够全面。总会给人留下许多疑问和遐想的空间。

化石旅拍丨罗文裕长城

“万里长城万里长,长城外面是故乡.....”这首歌脍炙人口、耳熟能详,可一听就知道唱的是“九一八”东北沦陷后。因为以通常的地理概念来看,长城内外都是中华疆土,特别是长城里面的中原地带,更是历史久远。

传说中的万里长城,沿着连绵起伏的山脊,在中国版图上大致呈东西走向,横跨数省区。斗转星移、日月穿梭,曾经完整的线如今被分成了若干段。此前我去过八达岭、慕田峪、九门口、虎山.....,,这次寻踪的起点是这个鲜为人知的墓园—长城抗战烈士陵园。这里安葬的是国民革命军第29军在长城抗战期间阵亡将士。

以长城为军事屏障依托,抵御外族入侵,1933年的长城抗战当是古老长城为护佑中华做出的最后一次贡献。和这最后一战有关的长城有两个部分:喜峰口、罗文裕。两场战斗中牺牲的中国军人都长眠在这宁静的陵园中,静静的,一晃又是将近百年。

本文作者在长城抗战烈士陵园

化石旅拍丨喜峰口

“旗正飘飘,马正萧萧,枪在肩刀在腰,热血似狂潮;旗正飘飘,马正萧萧,好男儿,好男儿,好男儿报国在今朝。”

英魂犹在,战场难寻。

因修建潘家口水库,喜峰口长城大部分都已经被淹没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水下长城。“风景这边独好”,好的也只剩下风景了。有人投资,在山脚下修建“大刀园”,复刻了29军37师109旅指挥部。沿着园内甬道,可以通向长城边墙,择路登山,还可以看到几处已经破败的敌楼......仅此而已。

再有就是,这一路,《大刀进行曲》都在半空中飘荡。

作者简介

郭东野:东北育才79届高中毕业生。曾在海军服役20年。喜欢旅行、写作。沈阳作家协会会员,校友总会编辑部编委。

责任编辑:孙金奇

欢迎育才校友回家